2011年12月12日

可持續的生活

在Thinking for Living這一科,我們去過不同的地方參觀。我們參觀過荃灣套房和新菜園村,居民對自己住的地方有很不同的感覺,前者想盡快改變自己的生活;後者則不想有改變。

參觀套房的時候,居住環境有點不整潔,但也未去到不能接受的地步,問題是環境有點狹小,居民沒甚麼私隱。

私隱是套房居民最大的問題,私隱這看似抽象的東西,卻很影響人的情緒。家人與家人之間,特別是父母與子女之間,產生磨擦的原因很多因為自己的私隱被侵犯。當日受訪的居民坦言,屋裡連換衣服的位置也沒有。

當自己的一舉一動都被人看到,心情難免複雜和不安,久而久之對心理上做成負荷。可見居住環境的面積和間隔對生活造成很大影響。

然後我們去過菜園新村,也有看過他們的記錄片。村民不想上樓的原因,除了不想改變生活習慣(喜歡田園生活算是個人喜好),另一主要原因是不想和鄰居分開。

參觀當日和其中一個婆婆談了一會,她說她幾十年都習慣了和鄰居聊天和打麻雀,如果搬走了會不知如何打發時間,也不方便找回鄰居聚會,經過長年的相處,鄰居就如自己手足一樣。習慣了在一條人與人之間關係密切的村落生活,如果突然搬走,住在一個鄰居也不認識的環境下,很容易感到孤獨和無助。從此可見,鄰里關係也十分影響生活。

看回比較大範圍的居住環境,住私樓等的人們,最少都會有獨立的廁所,能保有最基本的私隱,但與鄰居的關係就十分陌生,很多人不知道鄰居姓氏,出門碰面也不會打招呼,氣氛十分尷尬。

在做final project的時候,我不斷想一個問題,香港人都很獨立,獨立到孤立自己,把自己家庭和鄰居的家庭分隔開。他們不愛和鄰居溝通,怕被鄰居知道自己家的事。以前的人們煮菜時會問鄰居借油,現在的人怕鄰居的油吃壞肚子。

家,不是應該是個令自己放鬆的地方嗎,要重重深鎖自己的家才能放鬆,其實這是否另一方面的緊張?

我很想生活在一個想菜園村那樣,不是要住村屋,而是想整個大廈的人的關係都很好,不用擔心鄰居是壞人,可以放心和大家交流。

上課常聽到社區網絡,你和我是不是活在一個社區裡面?還是單純住在一個單位?大廈如果能做到一個關係密切的網絡,裡面的居民就不只是互相感覺陌生的個體。

不只是project中的chamber Y,現實的大廈中能否有一個讓住戶溝通的地方?最少一個住戶用的告示板,已經可以產生一些reaction。

在我在project中所畫的故事裡面,有一句話說我心目中的家,「不只是關起門,把自己隔離起來的安全感;更是即使打開門,都感受到的溫暖。是人與人之間的溫度。」

一棟鄰里關係好的大廈,或許能留住住客,減少住客搬遷,因為每當有住客遷入,都對鄰居造成不方便,甚至是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