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12日

可持續的生活

在Thinking for Living這一科,我們去過不同的地方參觀。我們參觀過荃灣套房和新菜園村,居民對自己住的地方有很不同的感覺,前者想盡快改變自己的生活;後者則不想有改變。

參觀套房的時候,居住環境有點不整潔,但也未去到不能接受的地步,問題是環境有點狹小,居民沒甚麼私隱。

私隱是套房居民最大的問題,私隱這看似抽象的東西,卻很影響人的情緒。家人與家人之間,特別是父母與子女之間,產生磨擦的原因很多因為自己的私隱被侵犯。當日受訪的居民坦言,屋裡連換衣服的位置也沒有。

當自己的一舉一動都被人看到,心情難免複雜和不安,久而久之對心理上做成負荷。可見居住環境的面積和間隔對生活造成很大影響。

然後我們去過菜園新村,也有看過他們的記錄片。村民不想上樓的原因,除了不想改變生活習慣(喜歡田園生活算是個人喜好),另一主要原因是不想和鄰居分開。

參觀當日和其中一個婆婆談了一會,她說她幾十年都習慣了和鄰居聊天和打麻雀,如果搬走了會不知如何打發時間,也不方便找回鄰居聚會,經過長年的相處,鄰居就如自己手足一樣。習慣了在一條人與人之間關係密切的村落生活,如果突然搬走,住在一個鄰居也不認識的環境下,很容易感到孤獨和無助。從此可見,鄰里關係也十分影響生活。

看回比較大範圍的居住環境,住私樓等的人們,最少都會有獨立的廁所,能保有最基本的私隱,但與鄰居的關係就十分陌生,很多人不知道鄰居姓氏,出門碰面也不會打招呼,氣氛十分尷尬。

在做final project的時候,我不斷想一個問題,香港人都很獨立,獨立到孤立自己,把自己家庭和鄰居的家庭分隔開。他們不愛和鄰居溝通,怕被鄰居知道自己家的事。以前的人們煮菜時會問鄰居借油,現在的人怕鄰居的油吃壞肚子。

家,不是應該是個令自己放鬆的地方嗎,要重重深鎖自己的家才能放鬆,其實這是否另一方面的緊張?

我很想生活在一個想菜園村那樣,不是要住村屋,而是想整個大廈的人的關係都很好,不用擔心鄰居是壞人,可以放心和大家交流。

上課常聽到社區網絡,你和我是不是活在一個社區裡面?還是單純住在一個單位?大廈如果能做到一個關係密切的網絡,裡面的居民就不只是互相感覺陌生的個體。

不只是project中的chamber Y,現實的大廈中能否有一個讓住戶溝通的地方?最少一個住戶用的告示板,已經可以產生一些reaction。

在我在project中所畫的故事裡面,有一句話說我心目中的家,「不只是關起門,把自己隔離起來的安全感;更是即使打開門,都感受到的溫暖。是人與人之間的溫度。」

一棟鄰里關係好的大廈,或許能留住住客,減少住客搬遷,因為每當有住客遷入,都對鄰居造成不方便,甚至是困擾。

2011年11月4日

後話

然後現在我又再失眠(所以在打blog),10月開始就經常睡不著,然後白天覺得很累,頭很痛。

人家經常說不要想自己有多慘,有很多人比自己過著艱難的生活。

我覺得說這番話的人是說的很輕鬆
當你是當時人的時候,那件事壓到自己身上的時候,
就會覺得那真的是句廢話

我無法真正體會人家在感受甚麼壓力,因為只有自己才知道自己是以怎樣的環境之下,
在承受怎樣的壓力,就是成長環境造成怎樣的性格和習慣,以及當時其他事情影響,
壓力這東西不是單單用"事件看起來有多嚴重"來計算。

以為可以從表面看出那人在承受多少件事的人實在太自以為是,
你以為人家會把全部都說出來嗎?

白痴喔。


進入凌晨時份,母親的麵店外的街景。

之前兩星期頂替回了鄉下的員工,一放學就跑去開工,
回家之後還要做家課,沒甚麼時間睡覺,
加上店裡進出廚房,一時熱一時冷的環境下,原本體質弱的自己開始病。

那兩星期過去,我以為可以回復正常生活。


怎知不夠一星期,昨天晚上跟友人去看戲之後,
母親急call我回麵店,原來那個工作態度一向不好的廚師發脾氣走了回家,
母親要進廚房,要我回去看檔.......

最糟糕的是母親決定要炒這個廚師魷魚,即是說在七日通知後,請到新人回來之前,
我都要隨時on call開工............這年頭連請人也難,之前找個洗碗也找了好久,沒人願意長時間工作

我想我要在這個星期把可以做的功課全都辦妥,但接下來的要怎樣?
功課不能不做,也不能不開工。

以前在外面做兼職的時候,如果病了就不會上班,因為大公司哪怕少了一個人,
但在母親的店工作,上星期三發燒連Color Theory也沒上,但晚上還是要開工,
因為小小的麵店少了一個人也不行,叫我怎能推掉這工作。


2011年10月30日


終於去了探望這小傢伙,但她一直在睡。


可能是個愛做夢的孩子。

2011年10月29日

自我中心


"一路都係淨係講自己既野,然之後就砌靚佢"

真係講中左我心果句orz

你係唔係一直都躲在自己既wonderland度唔肯出黎?

有一日你會發現,你既自我中心並唔能夠保護自己一世。

2011年10月26日

貪婪

好久沒打blog。

最近有突發性的事情發生,母親的店少了人手,而且找不到替工。

於是我當了替工,星期一至六除了上學之外都要在店裡幫忙。

昨晚太晚下班,今早遲了起床,快到1PM才回到學校準備present。

然後因為時間不足,下星期才輪到我們。

4時多下課,由筲箕灣去鰂魚涌,到媽媽的麵店上班。

7時多由鰂魚涌去銅鑼灣上日文課。

10時由銅鑼灣回到鰂魚涌繼續上班。

2時回家。



下午5時多吃了碗麵,然後肚子一直空著,現在沒食欲,有點作嘔。

明天要交的畫還沒有改好。



我想要的到底是怎樣的生活?

每一部份都做好的生活?

但現在並沒有把每一部份都做得很好。

如果不上學,就不是勤奮的學生。

如果不到母親的店裡幫忙,就不是孝順的女兒。

如果不去學日文,就把之前交的學費都浪費掉。


很活該吧。

從前把所有事情都逃避掉的自己

現在很累但在打blog發嘮叨的自己


每一天匆匆忙忙的過,然後在等某一天

某一天我會見到想見的人

某一天我會得到追求的東西

我向著那一天向前衝

但在之前,我趕著跑著把該細味的每一天都趕走了。


究竟我想要的是甚麼。



2點半了。



很活該吧?

2011年9月23日

Drawing功課

2011-09-22





花生鴨:o)


斬頭。

最近畫的東西都走血腥路線.....
可能腦子出問題了

自我標籤

2011-09-20

「被標籤」似乎是個負面的字眼,
通常聽到這詞來自在被歧視的人身上,
但其實現在有很多人喜歡「標籤」自己。

在常發生的就是手機吊飾,
近年出現不少用來表示自己性格的手機吊飾,
不是指在設計方面展示自己性格,
而是直接用文字去說,
例如「宅男」、「好人」、「不懂看氣氛」等。

這種情況也有出現在衣服上,
會有人穿著「我不是好人」,
可能是叫人別惹他。

在這個人與人溝通越來越淺的時代,
我們都太自我中心,
不會去了解別人,
也覺得別人不了解自己,
所以才出現了這類商品,
要自己「畫公仔畫出腸」。


不過其實我也有一個。
上面寫著B型的人是ガラスの心(玻璃心)
我真的是B型,至於是不是容易受傷就......

也許穿著「我不是好人」的人其實也是好人吧。

中國記憶;香港故事

2011-09-16

在香港歷史博物館參觀了兩個展覽: 「五味紛陳─半世紀的中國生活記憶」和「香港故事」。
在以前的中國,擁有一件新衣服並不容易,因為當時推行「布票」,人民每個月只能換取少量布料,但僅足夠用以修補衣服,更別提要做一件新衣服了。
為了不令人覺得自己不夠衣服穿,他們會做一些短至胸的上衣,用來配搭其他衣服,這跟現在的年輕人穿的「假領」不是一樣嗎?換掉領口就變成另一件衣服,原來在當時的中國已經流行!
以前的人的鞋子是用布做的,很容易磨損,於是補鞋工具便出現了。但在現在這個每季都要換鞋的時代,誰會拿破掉的鞋子去修補?
至於玩具,積木可算是百年不衰,直到現今的玩具仍然有這種變化多端的玩意。玩具琴也是,小孩子真的那麼喜歡琴嗎?




然後來到了「香港故事」,比起剛才看的中國,香港人的生活富裕得多。


香港人不需要再煩惱布的問題,製衣業更是十分盛行。

令人懷念的鐵皮玩具,我的家人現在看到還會買回來收藏,總覺得以前的玩具生動得多。

現在的我們在零食物語買零食,以前則是在士多發售,小孩子用盡辦法儲幾毛就是為了買一粒糖果,吃到一粒就樂上大半天,現在的小孩都嫌糖不好吃了,未來難道要做到像哈利波特中那些吃了會變聲的糖果才能賣嗎...